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聚焦农业
- “三个导向”引领潍坊现代农业创新发表日期:2017-12-19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2860次山东潍坊的农耕历史源远流长,是“农圣”贾思勰的故里,他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谱系完整,至今仍被视为瑰宝;而今,潍坊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也是现代农业的“试验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并提出“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重要思路。
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祥地,潍坊农业产值居山东省之首,农业资源禀赋好、发展水平高,是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和全国蔬菜之乡,蔬菜、肉类出口分别占到全国的1/10和1/8。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落实习总书记农业的“三个导向”重要指示精神,潍坊理应打头阵,率先走在前面。
日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报记者对这几年潍坊市的现代农业创新路径进行了走访。
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着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构建立体化、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重点培育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力量;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示范社创建活动,促进农民合作社增量提质;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开展联合与合作,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青州市何官镇南小王村共105户309口人,耕地638亩,属典型的农业村。过去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低,集体经济薄弱,村庄各项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但2008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之后,南小王村依托土地流转,发展有机农业,实现了富民强村的巨变。目前,合作社共流转了包括附近村庄在内的土地1850亩,在解决“地怎么种”之前先解决了“地谁来种”的问题,2016年,村集体收入100多万元。
潍坊市委副书记张小梅说,南小王村的经验表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深化机制体制创新,首先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潍坊市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思路,从2012年开始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2013年全面推开,目前已有7574个村完成,占有耕地村的95.4%。基本解决了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为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打好了基础。围绕“地怎么种”这一导向,潍坊着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构建立体化、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安丘市凌河镇碧宝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农场主张振周原先就承包了130亩的山地,经过考察,他发现荒凉的山坡其实是发展优质核桃产业的好地方。2015年以来,碧宝家庭农场共生产核桃干果5吨,新培育优质种苗1万多株,实现纯收入20万元。农场在自己取得较好经营效益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展核桃种植200多亩。山绿了,人也富了,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前,潍坊像这样的家庭农场发展到6664家,其中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平均达170多亩。另外还有农民合作社24513家,基本实现了户必入社、业必归会。
“今年合作社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新建示范园区、低产园区改造和种苗繁育基地建设3个方面,预计可实现增收1000万元左右。”
李治国是昌邑市鼎立薄壳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该合作社是一个集核桃、榛子、苗木、果品长链条等研发、种植、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合作社,是山东省的龙头企业,拥有核桃种植基地3000余亩,榛子种植基地1500余亩,带动种植户种植核桃面积1万余亩。
潍坊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仅今年以来就完成新建、改建或评定现代农业园示范区98处。重点统计的398个规模化园区中,国家级占23个,省级占61个。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1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数量居山东之首。
今年“田园综合体”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概念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7月5日,被选为山东省唯一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潍水田园综合体项目就落户在潍坊昌邑市。该项目投资人孙健告诉记者,这个项目重点打造皇姜小镇、潍河湿地景观带、田园康养社区集群、乡野文娱体验集群、农旅产业融合集群、幸福乡村民俗体验区等六大功能分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为全国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提供可复制的模板。
围绕破解“地怎么种”的难题,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同等重要。潍坊以为农服务中心为依托,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思路,扶持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0多个。他们把供销社作为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支持他们搞好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放心农资”工程,全方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销社在全市规划建设了103处为农服务中心,规范发展了818家放心农资店,探索形成了“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土壤熏蒸修复”“职业农民培训和创业孵化”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验做法。
与此同时,潍坊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培育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靠品牌带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寿光市洛城街道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是集绿色蔬菜种植、销售、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与一体的蔬菜基地,合作社主要种植和销售五彩椒,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验收,获得绿色食品基地A级标准认证2720亩,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社,2016年合作社年销售蔬菜达到8000吨,销售额4800万元,实现利润398万元。
目前潍坊已有6750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19个农产品获全国驰名商标,28个农产品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有500多种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初步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
以解决地少水缺为导向,着力创新农业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农业之路
——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把高端高质高效农业确定为战略主攻方向,走低碳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产品全面提档升级
潍坊是一个严重缺水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潍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农业灌溉用水又是用水的“大头”。潍坊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2亩,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较少。为缓解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潍坊把高端高质高效农业确定为战略主攻方向,走低碳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潍坊组织实施了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近几年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改良退化土壤30万亩。同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开展了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潍坊市农业局局长王汉成说,目前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94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34.2万亩,建立节水示范面积24万亩,效果显著。记者在寿光实地采访了解到,寿光在中兴蔬菜生产基地、亿嘉农化蔬菜基地、睿农蔬菜生产基地等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设施3000余亩;在洛城街道投资80万元示范推广了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600余亩,推广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8%以上,亩均节肥40%、节药25%、节水50%,蔬菜产量提高10%以上。
潍坊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立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实施信息化改造,打造潍坊“智慧农业”。昌乐建设了智慧灌溉综合信息化系统,将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农业水价改革等所有内容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了两万平方米的智能全自动水肥一体化设施,通过建立的智慧网络、示范和展示物联网设备、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灌溉、施肥、用药,平均每亩节约化肥500元、农药100元、电费60元,节省劳动力费用2250元。他们大力推行绿色控害技术,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区32处,绿色控害面积达到450万亩。通过连续两年实施耕地地力保护,实施“土地深翻+整地镇压”作业面积170万亩,预计年增产粮食两亿斤以上。
寿光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向记者介绍了东斟灌村的大棚土壤改良效果:“我们村从1993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由于连续多年重茬种植,棚内土壤板结和地力下降现象较严重,寿光市扶持我们村50多万元,推广了沃土工程、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对全部大棚进行了土壤改良,现在棚内土壤已经变软了。”
作为省级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潍坊于2014年底启动实施了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统筹考虑各项资金的支持内容,综合水利、土地、农业、林业等项目实施,将项目区建设成“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的高标准农田。
潍坊市副市长马清民介绍,从目前整合试点情况看,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通过资金安排,有效解决了农田建设资金多头管理、使用分散等问题,实现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形成了政策和资金合力。全市所有河湖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编制了“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和河湖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制订了市县镇三级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了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相关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以满足吃好吃安全为导向,着力创新管理方式,发展安全健康型农业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的“生命线”,构建“四个体系”,实行全程管控,打造全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消费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区
“潍坊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以适应城乡居民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需求为发展方向,从‘产’和‘管’两个环节入手,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打造全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消费最安全地区。”刘曙光说。
走进潍坊中国食品谷核心区的“中百大厨房”,一座座现代化的生鲜加工车间、物流配送中心和恒温库令人眼界大开。“中百大厨房”营销管理部经理王海军介绍,“中百大厨房”拥有国内流通行业单体建设面积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生鲜加工低温物流配送中心,建有果蔬预冷、保鲜储存的恒温库22座,存储容量1.8万吨,速冻低温储存库3座,存储容量6000吨。“所有农产品全部从基地、源头采购,减少了所有中间流通环节,自主配送、高效运作,真正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的无缝对接。”
“我们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个标准’,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参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了400多项地方性标准规程,收集整理了62个蔬菜禽肉等国内食品标准及24个出口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的标准,编成《潍坊市农业标准规范汇编》,发放到每个涉农镇街,让生产者有标可依、依标生产,以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潍坊市农业局局长王汉成说,“中百大厨房”的启动运营,是潍坊市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工作的一面镜子。
安丘慈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潘宗光说,合作社先后引进了土壤消毒处理技术,采取了防虫网和黄板等物理灭虫方法,应用了低毒、无残留杀菌药和有机肥料,最近又新上了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合作社成立起初,我们就把发展有机蔬菜作为主攻方向,确保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确保上市产品达到有机标准,先后有8种蔬菜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安丘市慈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面积680亩,蔬菜品种18个,全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分户经营的“三统一分”的管理模式,每年培训都在10次以上,并全程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测盒追溯体系,聘请农业局蔬菜专家严格按照国家管理标准进行指导。
安丘曾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被命名为“安丘模式”。在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安丘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管理,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和二维码追溯平台,为安丘产出入市的每一个农产品贴上了质量安全的“身份证”。在安丘县为民办事大厅一侧的质量监管档案柜里,十几本厚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整齐地摆放着。“这是各个村种植大户签订的承诺书,相关资料信息上面都有,出了问题,一查便知。我们就是要让流入市场的每棵菜、每块肉、每个水果都要有自己的‘芯片’。”安丘市农安办副主任徐秀军说。
潍坊市为了构建覆盖全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已建成市级检测中心1处、县级11处,镇街检测站110处,企业、市场、基地检测室2400多处,形成了市、县、镇、企业四级检测网络。同时构建了全程可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出台《潍坊市禁用限用剧毒高毒农药条例》,建立高毒农药政府储备制度,由供销社系统统一储备,专业队伍实施作业,全面禁止销售52种高毒农药。另外,他们还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地方综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一票否决的重要依据。全市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单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137个涉农镇街全部成立了监管机构,6129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监管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潍坊市市长李宽端介绍,安丘模式在全国推广,也使得潍坊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发源地,如保鲜大葱占日本进口市场的70%,输美菠菜占山东输美菠菜的60%以上。目前,高密、安丘创建为首批“中韩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共建示范区,潍坊所辖的8个县市已有6个创建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个创建为省级示范区,把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扎扎实实地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