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聚焦农业
- 特色产品共同发力 斗门农业迈向品牌化发表日期:2017-11-02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2745次10月31日,广东省农业厅正式发布《关于表彰2017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生产企业的决定》,强竞海鲈、乡意浓有机米等212个初评产品和241个到期复审产品获颁“广东省名牌产品”证书。
“此次表彰名单上,今年斗门区农业类企业共新增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可以说是一个丰收年。总共10个珠海入选的农产品,全部是斗门出品。”斗门区农业局副局长潘倩岚说。
近年来,通过推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品牌化”驱动发展正在成为斗门农业企业的共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斗门共有26家农业经营主体的6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家农业经营主体的24个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7家农业企业的17个产品获得了省名牌产品称号,
通过在销售、流通、养殖等各环节发力品牌建设,“白蕉海鲈”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斩获“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荣誉。未来,以“互联网+农业”为动力,斗门将出品更多的明星农产品。
1.7大农产品首次跻身“省级名牌”
在中国海鲈之乡的斗门,珠海强竞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珠海强竞”)投入3.5亿元建造的6000亩健康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一改传统养殖模式,在养殖和深加工流程使用全自动投料机和秤重自动分拣机,以推动白蕉海鲈产业迈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
凭借着“白蕉海鲈”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珠海强竞在业内迅速崛起。去年,珠海强竞年流通海鲈鱼量达到5万吨,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鲈鱼流通商,并摘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的荣誉,成为斗门企业打造特色品牌的缩影。“我们所追逐的梦想就是要打造几条叫得上名字的‘强竞鱼’。”珠海强竞的创始人刘强说。
除了像“鲈鱼”这样的新秀,在斗门北部生态农业园区的金色稻田里,由广东乡意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乡意浓”)生产出品的寰宝牌瑞龙香粘米,早在2011年就摘得了省级名牌荣誉。
今年,乡意浓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种植过程中完全按照有机水稻的栽培要求种植,以物理防治、天敌防治、鸭稻共作等有机耕作方法控制病虫草害,确保有机稻米的优秀品质,并给建立起追溯体系,给每一包米打上“相当于身份证”的二维码。
从田头到餐桌全流程把控产品质量安全,让乡意浓出品的“有机米”也跻身“广东省名牌产品”的行列,一举成为“广东名米”。
物产丰富的斗门不只有“海鲈”和稻花香。在今年斗门区农业类新增的7大“广东省名牌产品”中,还包括孖指品牌麻黄鸡苗、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海藻猪猪肉、金针菇和咸水鲈等。而surewin品牌鲜鸡蛋、世海品牌生鱼配合饲料和寰宝品牌瑞龙香粘米等3个到期名牌产品也全部通过复评,“品牌化”迈入新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表彰的2017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的生产企业中,包括新评选产品212个和到期复评产品239个。其中,珠海入选10个产品皆为斗门出品。
“斗门是农业大区,但过去农业生产呈现‘小而分散’的局面,不利于生产扩大化和品牌化的传播,农业名牌产品的增长则有利于改变这一状况。”斗门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斗门出品的农产品大放异彩,意味着斗门农业企业正在经历“由小到大”向“由大变强”转变的“品牌化”发展之路。
2.获评企业可获10万元奖励
近年来,通过推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品牌化”正在成为斗门农业发展的“共识”。其中,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企业争创名牌,做大做强斗门农业品牌,正是品牌化的“核心”。
早在2012年,斗门区就曾出台了《斗门区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业品牌名牌、种养标准和荣誉称号奖励办法》,在全市率先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牌农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进行政策资金扶持,5年来共兑现奖励资金100多万元。“按照规定,此次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的企业将统一获得10万元的奖励。”斗门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斗门共有26家农业经营主体的6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家农业经营主体的4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6家农业经营主体的24个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7家农业企业的17个产品获得了省名牌产品称号。
从细处着手,近年来斗门持续为农业生产主体“补短板”。“通过探索建立农业投入品种管理制度、田间档案管理制度,在严格把控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为日后评选名牌产品打下基础。”斗门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肥料、农药的入库、出库,什么时候用在何处、用量多少都有详细记录,并一一落实责任人签字。
从制度建设、市场运作再到企业的自主升级,一系列举措让斗门农业品牌化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产品在市场销售中更具底气,牌子也越发响亮了。
走进珠海市裕禾农牧有限公司,全自动化的电脑孵化、饲料加工、恒温车间等一系列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令人眼前一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现代农牧生产流程,该公司也成长为目前珠海市规模最大的种鸡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谈起该公司旗下的“孖指牌”的鸡苗产品,“是否具有自主品牌,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几乎是天差地别。其中,这些成为‘标配’的现代化生产设备更为其品牌注入了底气。”珠海市裕禾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霞清感叹,“农业企业要做强做大,最终还是要依靠品牌,规范化生产则为其打下坚实基础。”
3.“互联网+农业”加速推动品牌化
如今,作为当地优质水产品,斗门“白蕉海鲈”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不断在销售、流通、养殖等各环节发力品牌建设,让“白蕉海鲈”获评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以“互联网+农业”改革为动力,今年斗门继续引入非洲斑节对虾、红罗非鱼、澳洲淡水小龙虾、黄金泥鳅等优质新品种调整渔业结构,在乾务镇建立3000亩的标准化养殖基地,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未来,像“白蕉海鲈”一样的明星故事将越来越多。
“品牌化”是一个逐点累积的漫长过程,厚积方能薄发。按照计划,斗门将把“品牌化”延伸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为加快构建新型现代农业,当前,斗门区正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家庭农场创建、基层农技推广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特别是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四大新型经营主体。”斗门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慧农业”在斗门的试验将加速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全面应用成为现实。“鼓励种养大户和企业进行物联网改造,未来将建立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推动精准农业、农业云服务应用,实现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这将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夯实“品牌化”发展道路。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为此,斗门将加强农产品标识溯源管理,试点建设全程可溯源、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和安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试点推行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档案登记和产品自检,依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目的是建立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让品牌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