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聚焦农业
- 破解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矛盾的关键点发表日期:2017-10-17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3024次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营养水平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热量摄入甚至超过国际制定的平均热量摄入水平。城乡居民对食物的要求由数量转向质量,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供给中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同样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安徽农产品供给中的结构性矛盾
农业生产、供给与消费等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农产品展开,农产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抓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分为农产品的数量结构层面、空间结构层面和质量结构层面。从农产品质量结构层面来看,农产品供给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如下:
低品质农产品过剩,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2016年,安徽粮食产量达3417.5万吨,实现“十三连丰”,但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因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根据国家风险监测结果,2016年安徽主要农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8.4%,本省风险监测主要农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9.7%,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隐患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人们对优质高蛋白小麦、粳米等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却难以获得满足。以茶叶为例,尽管“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享誉海内外,但因质量难以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要求,致使安徽茶叶出口只能面向非洲和中东地区。
与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相配套的农业生产要素供给严重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农村居民数量和比重近年来不断下降,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在迅速减少。农业用地细碎化问题致使农业规模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农地流转租金不断上涨,这些都给农业规模经营带来较大风险。资金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虽然推出了银政担、劝耕贷等,但金融业出于风险考虑而惜贷等原因,导致资本要素供求不匹配现象仍然突出。显然,在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投入均不足的情况下,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与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相配套的技术供给不足。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天气预报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者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但这些经验大多是基于传统农业技术条件,基于家庭经营模式下的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粗放经营、化肥农药使用效率不高,适应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供给相对不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性天气出现频率增多,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呈现增多、并发和加重的趋势,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将加剧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为绿色优质农产品寻找新市场则是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必须依托新型农业主体
基于上述矛盾,破解农产品供给结构性难题的关键,必须也只能是发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的作用。这是因为,相对于从事家庭经营的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以下优势:
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因为投入较大,同样面临经营风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投入、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需要一定的光照、温度、湿度条件支持,并对基础设施条件提出较高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基础设施完备、生产条件比较好,因而更适合从事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
较强的农业技术获取与应用能力。绿色优质农产品因其高质高价,对于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生产经营者具备较强的农业技术获取与应用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经营面积较大且较为集中,各种现代农业设备齐全,更适合采用相关适用技术,形成规模效应。在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样有着小农户所不具有的优势。
较强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从事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要获得较为满意的经济效益,需要经营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在这方面,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比较优势。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键性作用的对策
进一步强化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与常规农产品相比,技术要求标准更高,所需要的投资更多,其风险也相对也就更高。因此要通过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创新,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化水平。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离不开较高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体系、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HACCP体系等。农业生产联合社、家庭农场协会等组织的发展,不仅可以为相关标准体系的推广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持,也可大大降低相关标准体系的推广和实施成本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执行成本。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做好农业生产投入品监管、动植物检验检疫、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等相关工作,实现由外部监管向自我监管的转变。
进一步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理念。由于目前绿色优质农产品质优但价高,而广大居民的消费理念又相对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前景难以产生稳定和乐观的预期,考虑到成本约束,往往退求其次而生产常规农产品。因此,政府、企业与社会要共同努力,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理念,促进形成绿色优质农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良性循环,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