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物联网资讯
- 北京市发展设施农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发表日期:2013-11-06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6438次
北京市发展设施农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北京设施农业总体布局趋于合理,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类型向高档化的方向发展。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总产和单产大幅度上升,设施农业的品种也不断扩大和丰富。但是北京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 设施农业科研投入和资金投入不足
北京设施农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科研投入不足,设施栽培在专用品种选育、蔬菜产品标准研究制定、无污染设施蔬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方面仍然十分落后。
另外,由于多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设施建设之初多数为政府投入,在投入后受诸多因素影响,成本很高,不能取得高效益,企业缺乏对设施农业投入的内在动力,后续投入不足。由此形成许多设施闲置不用,大量投入成了摆设的现象。
2 机械化程度低,缺乏专用的小型化作业机具
北京设施栽培作业机具和配套设备不完善,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微量灌溉、施肥、环境监控等绝大部分还是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机具,适用于大棚内各种栽培所需的作业机具几乎还是空白,机械存在适应性差、生产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等缺点。机械化水平低成为制约北京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3 栽培技术体系不健全,劳动生产率不高
目前,北京市设施栽培的品种多为国外引进品种和大田品种,较少有设施栽培所需的专用品种或国内新品种。在温室内的各项作业基本上靠人力,机械化程度低。设施农业所需的设备研发还基本没有开展。此外,设施栽培中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主要依据大田的经验,没有一套适应于设施栽培的完整技术规范。由于设施栽培技术体系不健全,致使劳动生产率不高。
4 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低
精通现代设施农业管理与栽培技术的人员缺乏,许多先进设施的功能和优势难以发挥。设施农业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北京目前还没建立这种管理机制,仍以经验和粗放的管理为主。
另外,北京设施农业发展主要以分散农户经营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的到位率、入户率低。设施农业在环境控制、栽培管理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设施农业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不小的差距。
如何提高北京设施农业发展呢?北京设施农业发展该做哪些政策与措施呢
1 加强协调服务
依托北京设施农业协会,开展调查研究,总体把握现阶段北京市设施农业的建设情况,尽量分层次、分规模、分水平进行科学规划;多方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各区生产结构,将宏观政策与微观指导结合起来,分门别类地指导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各区要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在土地调整、资金支持、设施建设、生产管理、人才引进、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做好规划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2 加大设施农业配套机械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农民购置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农机具一次性投资大,是固定资产,政府应给予补贴,提高农民购买设施农业配套机械的积极性。二是扶持农机推广工作的力度加大。政府应支持农机推广部门对设施配套机械进行试验、选型、示范等前期基础性工作。三是增加新机具研发的扶持力度。研究用物理方法的土壤处理设备;温室现在还没有耕深能达到30 cm的耕作机具;在设施食用菌生产中,还缺少通风降温设备;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农民应对下雪的办法,只能靠揭帘化雪,损失室温,没有除雪机械。
上述课题都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金去研究、开发全新的机械设备。
3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人员更替快是不利条件。但也有很多有利条件,如基层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渴望知识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探求适应不同人群的培训方法和技术。
向农民传授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给予指导,实行科技入户。政府应该制定政策,鼓励各级科技单位的专家、大专院校的老师、在校研究生或高年级学生与村结对子,定期或利用业余时间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4 提高技术服务与物资供应水平
设施农业有其技术性和装备专业化性,为了增加设施农业增值效果,必须发展设施农业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延长设施农业的产业链条,配套各类物资供应的专业化经营,提高设施农业增值能力,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设施农业经营队伍中去,增加收入。同时,建立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使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5 增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能力
加强北京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实际问题;研发和使用性价比高的环境控制设备、温室灌溉和施肥设备、种植养殖设备等相关设备,开发和引进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温室专用作物新品种及特色品种,提高温室、大棚等主体硬件的质量。针对不同的作物品种研究制定种植、养殖与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制定农产品质量与检测技术标准等,提高整个系统工程的配套能力。
6 主打特色产业
北京的设施农业要有自身特色,京郊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远郊可以大力选用新品种,努力向种植特种蔬菜、特种花果等精品农业发展;近郊则要发挥地理优势,将农业种植、养殖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形成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生态科技园区。
7 做好产品营销
充分利用北京市强大的传播体系,如多种农业信息网络、各种视听媒体、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等多种形式展出、推荐,不断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鼓励和支持一部分农民由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转移,着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贮藏保鲜大户、营销大户,壮大农产品营销贩运队伍。大力支持各类农民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参与到设施农业产品的流通中来,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同时,在设施农业建设相对集中的地方,积极建设大中型批发市场,为农产品交易流通创造良好环境。
8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也是一项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产业。如遇风、雪等自然灾害,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切实加强风险防范,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应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北京市出台的农业风险补助政策在2007年台风、雪灾的抗灾自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要尽早开办设施农业保险,鼓励业主积极投保,降低设施农业风险,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更多内容可点击: 设施农业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系统 本文章由托普物联网(http://www.tpwlw.com/)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