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破解“紧箍咒”
发表日期:2016-08-11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2657次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一控两减”高层论坛上,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存在耕地、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面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的束缚,这倒逼我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农业部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目标。“一控”指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两减”指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终还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其中,水肥一体化十分关键,被称为节水减肥增效的‘一号技术’。”有关专家介绍说。
农业“大水大肥
”模式走到尽头
“可以说,我国农业增产是在长期‘大水大肥大药’的投入基础上取得的,这造成了很多资源环境问题。随着‘一控两减’政策目标的提出,这一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将走到尽头。”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孙叔宝认为。
农业部种植业司耕肥处副处长仲鹭勍表示,“未来一个阶段,我们面临着农业生产供给不断增长的压力,既要控制农业用水量增长,又要保证主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就需要在高效节水上下功夫。”
在农业生产中,什么是高效节水?“我国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左右,因此,一般意义上的高效节水就是高效利用灌溉水。”水利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节水灌溉处处长吴玉芹介绍,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20%,技术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化肥利用率甚至可达40%~50%。”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强调,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在农业生产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控制农业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是一个必然选择。
水肥一体化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大水大肥大药”的粗放式生产,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还造成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对化肥农药妖魔化的社会舆论甚嚣尘上。“化肥农药‘零增长’不代表我们不施用化肥农药了。”仲鹭勍表示,“化肥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农民收入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因此,对它们的评价应科学、客观、公正。”
化肥使用率低、不合理施用,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负担重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农业中化肥用量占除劳动力以外的各种投入成本的一半,承载着很大一部分农民节本增收的压力。”高祥照认为,水肥一体化可以提高水资源和化肥的利用效率,是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一控两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
技术虽好关键是要让农民会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对省工省时省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强。“水肥一体化可以达到节水、抗旱、生态环保等目的,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势在必行。”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说。
但是,推广水肥一体化发展,绝对不是简单的“1+1=2”。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了“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亿亩,新增8000万亩。增产粮食450亿斤,节水150亿方,节肥30万吨,增效500亿元”的目标任务。
“近年来,我国水肥一体化发展迅速,从最初在经济作物上使用发展到大田作物上,从最初的设施农业推广至大田生产,从最初在西北干旱地区应用扩展到全国。”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节水技术处处长杜森介绍说,“一开始,水肥一体化投入成本较高,一亩地要两三千元钱,而现在通过我们本土化研发,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很多地方只需不到一千元钱就可以配备基本设备。成本的下降,使得农民可以普遍接受。”
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区差异性大,种植制度和土壤类型呈现多样化态势,因此,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应注意技术集成,因地制宜开展示范,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研发适宜的技术模式。“可以应用一些现代化技术,比如自动化监测技术,通过对水分养分的实时监测,实现精准施肥。”杜森认为,推广过程中应做好对农民的宣传培训,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和相应的节水灌溉设备操作要求比较高,关键是要让农民会用、用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