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助力寿光智能温室大棚建设走向产业化
发表日期:2016-03-23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2906次
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现按需供给?今天,“互联网+在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采访采风活动走进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在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里,都有了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作个选择,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而实现这种“精确”感知的技术攻关正是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是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它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
由"模糊"处理到"精确"把关 手机一按轻松种菜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中的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完全凭感觉,靠经验。而如今,在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处处体验到物联网精准“感知”农业的技术。
在这个现代化的蔬菜大棚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先进装备和设施,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还可以对大棚实现远程操控和智能化管理,奥秘就在“大棚管家”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山东移动公司寿光分公司杨华栋告诉记者,通过无线传感器采集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然后汇总到远程控制终端上,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送到服务管理平台上,服务管理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再将数据发送到用户手中。
由山东移动和寿光经信委开发的“大棚管家”是将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的创新之举。通过“大棚管家”,农户可以通过手机监测蔬菜温室的运行,及时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指标进行调整,用手机即可操控大棚自动卷帘、自动喷灌等,从而使农作物始终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之中。
采访中,技术员秦然忽然接到了一条手机短信,“您的8号棚内温度为XX度,为了避免对西红柿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请您及时采取措施。此时棚外温度与风力适宜,建议您打开天窗与通风口降温。”看完短信后,秦然轻轻地在手机上摁了一下,棚壁上的通风机就像听懂她的吩咐一样,自动打开通风了。
“只要轻轻一按手机,就能完成洒水、通风等一系列操作”,技术员秦然告诉齐鲁网记者,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寿光还是在外地,只要能发短信的地方,都可以遥控整个棚内的环境。
足不出棚给蔬菜看病 “千里眼”给出诊断意见
“大棚管家”不仅可以遥控大棚,还能够给蔬菜进行远程看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就实现了大棚蔬菜诊治从“足不出户到足不出棚”。在寿光市孙集街道三元朱村的王继成的蔬菜大棚里,记者将一片有点发黄的西红柿叶子放在“大棚管家”摄像头前进行拍照。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拍照完成,照片被传送到农业物联网平台上。
大约一个小时后,王继成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一条诊断信息:“怀疑西红柿是晚疫病或灰霉病”。除了诊断信息,短信还给出了防治意见,如果农户有疑问还可以进一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
“原先管理大棚,浇水、施肥全凭经验,如今,该不该浇水?该不该施肥?‘大棚管家’就报给你了。”王继成说2011年下半年试用“大棚管家”后,蔬菜大棚的管理工作轻松多了。“现在给蔬菜看病都是‘千里眼’,很方便。”如果棚里蔬菜发生了病虫害,只要拿着叶子在摄像头前拍张照片,就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对其进行诊断指导。
记者了解到,“大棚管家”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由无线传感器、远程控制终端和信息管理平台共同组成,实现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系统实时采集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同时还能及时的给用户发出预警信息,而且当用户收到预警信息之后,通过手机就能实现对棚内设备的远程控制。农民还可利用远程控制终端拍摄疑似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专家通过系统平台远程诊治,提出防治建议。
蔬菜大棚“变身”智能工厂 物联网技术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除了“大棚管家”,在农业产业园里,还有中控室、比例施肥器、水循环净化系统等高科技“武器”。在这里,少了泥土味,多了现代气息,一个个大棚,更像是一个个现代化的智能工厂。
蔬菜是寿光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蔬菜面积80万亩,大棚40万个,蔬菜种植户14万户。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棚设施不断升级换代,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也不断引入。寿光的蔬菜大棚已经从最初的土棚子更新到第5代,一个大棚一年就能中出4万多斤的蔬菜,农民收入在四五万块钱左右。而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蔬菜大棚,更是提高了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蔬菜产量要比普通的大棚高出三倍以上。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寿光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尽管实现了自动化的大棚尚处于示范阶段,但是像大棚管家、短信预警、远程诊断这样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已经在寿光陆续的推广,用到了许多农民的大棚里。记者了解到,寿光市农业局立足于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设了寿光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8大信息服务系统,构建起了网站发布、视频互动、热线应答、短信交流、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视频监控及信息处理平台、农业投入品准入系统,搭建起了一条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信息直通大道。
张丁奇介绍,农业物联网的使用,通过精准的控制,优化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创造适合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的的品质。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处理等量任务的时间,减少了时间成本。
近年以来,寿光市积极实施标准化、基地化、种苗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战略,在高端园区建设中,始终注重信息化技术的的应用,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各镇(街道)新建的高标准蔬菜园区和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推广应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土壤肥料GIS地理信息系统、作物病虫害信息预警系统,部分温室装备了物联网应用系统,有力提升了高端农业园区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装备和应用水平。
目前,寿光市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建设的形式,规划建设了137个封闭式蔬菜园区,总建设面积8.9万亩。2014年来,寿光市按照“建设品质寿光,创造美好生活”这一总目标,以建设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创新发展,加大投入,现代农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跨越。